为认真领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,深刻展示荆楚大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内涵和中华文化基因。5月7日中午,教育学院于5-119教室举办“荆楚学子道中华,青春托举中国梦”主题演讲比赛。莅临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教育学院分团委书记高文佳、教育学院学生会主席张东旭、周婷婷,比赛由韦盛航主持。
1号选手周洪艳以《荆楚沃土铸同心,青春筑梦向复兴》为题,讲述了荆楚大地在历史长河中作为民族交融舞台的重要地位,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到新时代各民族携手发展、共同抗疫的故事,展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荆楚大地的生动实践。强调新时代青年应传承民族团结精神,做民族复兴的践行者,携手在荆楚沃土上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。
2号选手李茜茜以荆楚文化为脉络,从青铜纹饰交融到长江共生智慧,展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元一体的文明基因。通过土家织锦融入五星红旗、民族同心林建设、数字技术传承方言等鲜活案例,诠释了文化互鉴与民族团结的深层力量。新时代青年以科技支教、学术研究、志愿服务等实践,在长江文脉与时代强音中赓续共同体精神。呼吁以《概论》为指引,在中部崛起征程中书写属于荆楚学子的团结篇章,让多元文明如石榴籽般紧密相拥,共绘中华同心圆。
3号选手陈沪坤以湖北金果红军路为脉络,讲述了红三军烈士陵园、胜利大队等革命遗址背后的红色记忆。红星杨树的五角星枝条、象征“初心”的红军饭、“金果之眼”的生态景观等细节,生动诠释了先烈们视死如归的奉献精神。通过“谦缸”“送灯”等历史故事,展现革命传统与新时代精神的交融。当代青年当以先烈为镜,在“乘风破浪”的红色菜肴中品味信仰,在青砖红瓦间铭记“让花成花”的誓言,传承红色基因,以追风赶月之志守护这如先烈所愿的盛世山河。
4号选手崔婷以三个“长”为线索,阐述了楚地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、文化融合的重要性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经世致用理念。强调了荆楚文化的传承、地方文化误解与融合的现状,以及中国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,呼吁大家传承文化财富,包容文化差异,共同进步。
5号选手张欣若以“三幕光影”为脉络,串联历史、文化与未来。从曾侯乙编钟的文明交响,到喀什与武汉的“热干面与烤馕”碰撞,展现中华文化多元共生的基因;通过土家织锦登国际秀场、AI解码古乐谱等案例,诠释青年以科技赋能传统、推动文化互鉴的担当;立足太空传歌、区块链溯源等实践,彰显共同体意识在科技与乡土中的生动表达。呼吁青年以《概论》为帆,用创新连接历史与未来,让“多元一体”的中国故事闪耀世界舞台,共举星河璀璨的中华复兴之梦。
经过各位选手的精彩角逐,结合评委们的认真打分,比赛结果已经揭晓:
一等奖
24级小学教育二班 崔婷
二等奖
22级应用心理学二班 陈沪坤
24级小学教育二班 张欣若
三等奖
24级学前教育本科班 周洪艳
23级应用心理学一班 李茜茜
同学们的演讲展现了个人风采,将“中华民族共同体”的理念深入人心。希望同学们以此次比赛为起点,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,继续以青春之力,践行使命担当,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春的赛道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!